您现在的位置是:案例 >>正文

管家动区的信息撬块链数据价值

案例881人已围观

简介记得去年RSS3那场声势浩大的空投活动吗?当时我看着社区里的讨论热火朝天,忍不住感叹这个项目真是把"激励"二字玩明白了。他们给5.9万多名用户撒了2000万枚代币,相当于总供应量的10%。这个空投计划设计得很精细,让我想起超市的优惠券策略——不同客群享受不同待遇。细说空投那些事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分层激励方案:普通活跃用户平均能拿67枚,RNS持有者能拿到446枚,而那些白皮书NFT持有者更... ...

记得去年RSS3那场声势浩大的空投活动吗?当时我看着社区里的讨论热火朝天,忍不住感叹这个项目真是把"激励"二字玩明白了。他们给5.9万多名用户撒了2000万枚代币,相当于总供应量的10%。这个空投计划设计得很精细,让我想起超市的优惠券策略——不同客群享受不同待遇。

细说空投那些事儿
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分层激励方案:普通活跃用户平均能拿67枚,RNS持有者能拿到446枚,而那些白皮书NFT持有者更是大手笔,每人分到近1500枚。这就好比航空公司给常旅客的里程奖励,越忠实的用户获得越多。我有个朋友当时参与了Wrapped NFT活动,拿到1082枚代币时高兴得在群里连发了三个红包。

近期利好消息不断

最近RSS3动作频频,让人眼前一亮。前两天看到链上数据,有巨鲸在OKX扫货144万美元的代币,直接把价格顶高了30%。这让我想起去年DWF Labs那笔1000万美元的投资,当时就觉得这个项目不简单。

更让人兴奋的是他们和MetaMask的合作。想象一下,以后在钱包里就能直接收到Lens、Farcaster上的社交动态提醒,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期待的"链上微信"吗?虽然现在还在测试阶段,但已经让我这个社交产品爱好者跃跃欲试了。

信息索引的革新者

在我看来,RSS3最厉害的地方是把AI和区块链数据做了完美结合。就像个超级"信息管家",它可以从各种链上平台抓取数据,然后通过简单的API接口提供给开发者使用。这解决了Web3时代最大的痛点之一——数据孤岛问题。

记得创始人Joshua说过,他们想解决中心化社交平台的信息垄断问题。这让我想起早年的RSS阅读器,那时我们还能自由订阅各种内容源。RSS3就像是Web3时代的RSS升级版,连名字都在致敬这段历史。

产品进化之路

从最早的Web3 Pass到现在的AIOP平台,RSS3的产品迭代路线很清晰。Web3 Pass就像是个链上"身份证",而Revery则是个性化的信息流聚合器。我特别喜欢它的"混合查看"功能,可以自由切换Web2和Web3内容,这点设计非常人性化。

最近推出的AIOP平台更是把想象空间拉满了。开发者可以基于跨链数据训练自己的AI模型,这让我想起OpenAI的插件系统。说不定哪天我们就能用上基于链上数据的个性化投资助手了,想想就激动!

写在最后
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Web3发展的从业者,我觉得RSS3找准了一个关键赛道。在信息爆炸的今天,如何高效获取和过滤有价值的内容是个永恒命题。RSS3用区块链+AI的组合拳,正在打造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。虽然前路还长,但这个方向确实值得期待。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PEPE币为何在9月面临35%的暴跌风险?一个老韭菜的深度分析

    案例

    最近在刷行情时,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:曾经的网红币PEPE正在经历一场"自由落体"式的下跌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得说这走势看着就让人揪心。看看4小时K线图,那走势简直就像坐滑梯一样,一路向南不带回头。PEPE的艰难处境记得8月14号那天,我在翻行情的时候还跟朋友开玩笑说PEPE可能要"凉凉",没想到一语成谶。从8月15日开始,这个曾经风光的meme币就像泄了气的皮球,价格不断下探。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疯狂青蛙再跃龙门:PEPE币一周暴涨背后的市场狂欢

    案例

    这行情真是让人目不暇接!就在大家还在热议比特币ETF的时候,一只绿色的小青蛙突然抢走了所有风头。没错,我说的就是那个以"悲伤蛙"表情包闻名的PEPE币——这个诞生于加密寒冬的meme代币,最近居然在一周内实现了市值翻倍,飙升至惊人的5亿美元!从边缘到焦点:Meme币的逆袭之路说起来挺有意思的,PEPE币在今年5月曾经达到过16亿美元的市值巅峰,一度和狗狗币、柴犬币这些前辈们掰手腕。但后来市场转冷,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一个老韭菜的血泪史:6年币圈摸爬滚打换来的16条生存法则

    案例

    说起币圈投资,我这个混迹6年的老韭菜可算是一把辛酸泪。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窝子分享些实在经验,希望能让后来者少走些弯路。第一节:关于决策的那些事儿刚入圈那会儿,我也跟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。后来发现个妙招:找20个靠谱的大V当"智囊团"。这方法其实跟考试作弊有异曲同工之妙——当年我经常对比几个学霸的答案,选最一致的那个。更狠的是,你也可以关注20个爱吹牛的大V,然后反着操作。记得有次考试我就是这么干的,... ...

    案例

    阅读更多